Shuyi’s Newsletter

Share this post

User's avatar
Shuyi’s Newsletter
懒人 AI 笔记应用,该是什么样子?

懒人 AI 笔记应用,该是什么样子?

我们不必了解笔记工具背后的技术原理,只须享受笔记应用本该提供给用户的便捷,甚至带来惊喜。

Wang Shuyi's avatar
Wang Shuyi
Aug 11, 2024
∙ Paid
2

Share this post

User's avatar
Shuyi’s Newsletter
懒人 AI 笔记应用,该是什么样子?
Share

痛点

对知识工作者来说,灵感总是会迸发的,而迸发的灵感易逝,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记录承接。

卢曼笔记里专门有临时笔记(fleeting note),强调及时快速记录是卡片笔记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及时记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一来我们平时不一定随身携带纸笔,手机敲字又很麻烦;二来记下来的零碎内容,很容易被忽略和丢失。

第一个问题不难解决,毕竟现在拿起手机用语音输入,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平常事。但是记下来的内容,经常有语音识别错误。而且它们缺乏上下文,很容易被丢弃。

有人会说,这有什么?及时整理不就行了?

这话没错,但是「及时整理」谈何容易?你产生灵感的时刻,可能正在做很多其他无法立即停下来的活动。例如假期外出旅游,你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整理场所。

等到你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整理信息环境,却可能突然发现,累积的临时笔记数量庞大,缺乏上下文线索。而且手动调整、打标签等活动,往往也会让一部分不乐意进行整理工作的人感到困扰。

这些困扰一直让我非常不舒服。所以去年夏天,当我看到 Tana 的 AI 功能时,不禁眼前一亮,并且立即给你做了分享。

Tana 提供了一个笔记内部集成的 AI 工作流。用户只需要按照模板进行设置,就可以将语音记录的笔记、拍摄的图片等放入收件箱(inbox)。然后,Tana AI 会自动进行语音到文本的转换,打上标签,并挪动到对应的日期下。在当时,我对 Tana 的这些功能非常满意。

但是,所有的这些工作流,都需要你进行设定。设置的方式谈不上复杂,但是对于真正的非 IT 专业初级用户来说,依然有很大的挑战性。

在过去这一年里,很多基于语音转文本功能的笔记工具,也在各个方向上进行探索。

例如我在直播中给你推荐过的 Voicenotes 。

它可以自动帮助你生成笔记的标题,并且在笔记之间建立双向链接。而因为有人提供了 Obsidian 同步功能,你记录的数据就在多个客户端中自动流淌。

Voicenotes 还可以根据你的要求,整合多条笔记,生成 Tweet, Blog 或者 email,对于很多职场人士或者自媒体来说,满意度非常高。

然而,这些笔记工具(包括之前介绍过的 Superwhisper 等),往往需要你自己定义提示词,才能够改善语音转写的质量。

于是这对懒人又显得不够友善了。

我们懒人更需要的,是开箱即用,转写校对准确,自动打标签,能够方便导入导出……

且慢,现在真有这样的工具吗?

发现
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
Subscribe to Shuyi’s Newsletter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Wang Shuyi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